作者 / NL
白天寫程式晚上做文史的雙棲工程師,工作室的技術擔當,
「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到處作亂打劫,有天清晨,倭寇們襲擊了南大嶼。這時,島上有七位女子在一起洗衣,倭寇看見他們起了邪念,便想侵犯他們。這七名女子在倭寇的追趕下拚命地逃,一路自下(魚月)鯉逃到『凹內』,最後無處可去之時,為了保全自身的貞節,女子們毅然決然跳下旁邊的一口古井殉節。後來,在古井旁長出了七顆樹,這七顆樹有人說終年長青,在春、秋兩季會開出小白花,也有人說只會在春天葉花齊開,在冬季枯萎,更有這七株樹只開花不結果的傳言。但無論如何,人們都相信這七顆樹就是當年殉節的七位美人的化身,並且具有強烈的靈性,若是任意摘折樹枝或花瓣便會肚子疼。」
上述的故事或許有些讀者早已有所耳聞,而被稱為「七美人傳說」的這個故事在澎湖縣七美鄉公所的官方網站上也能看到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澎湖相當有名的傳說。事實上,七美鄉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才改名作七美的。
七美原先被稱作「南嶼」或「南大嶼」,是澎湖群島中地理位置最南邊,在以前也被認為是面積最大的島嶼。自過去以來島上便一直流傳著這七位美人的故事,七美人塚更是從日治時期便一直記載於官方文獻上的景點之一。1949年,時任澎湖縣長劉燕夫感念於七美人的傳說,為紀念他們殉節的情操,便召集地方仕紳,共同申請將大嶼鄉改名為七美鄉。七美人傳說也因此更廣為人知。
在傳說的最後,七美人塚旁長出了七株植物,關於這七株植物的說法有許多版本,有七顆樹的說法,也有七叢花的傳聞,甚至有當時七美人中的一人懷孕,所以其中一樹具有分枝的版本。直到現今,人們多以「香花樹」或「香楸樹」稱呼七美人塚旁的植物,並且相信這七顆香花樹不僅已有四百年的樹齡,且具備相當強的靈性。傳說在日治時期,有官員看見枝枒美麗,便順手摘下一枝帶回家中,沒想到回去後竟然腹痛不止,最後回到七美人塚前道歉才終於痊癒。
時至今日,七美人塚已經成為澎湖縣七美鄉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人們也多從七美人傳說認識塚旁的七株植物,但光是現存的說法就有香花樹或香楸樹兩種可能,而澎湖群島冬季風力強勁、年均蒸發量大於降雨量的氣候條件也使生長環境相當嚴苛,因此,在這樣一座島上的傳奇植物,其本體究竟為何?筆者為此進行了一連串的考據,最終不只在文獻裡找到有力的事實,也在調查不同年代的紀錄的過程中,發現很有意思的傳說演進。因此,雖然要調查植物的種類只需到現場採集樣本進行分析就能得到答案了,但這次不妨就先跟著我們一起從文獻裡找找線索吧!
究竟是香花樹還是香楸樹?
關於七美人塚旁的樹木,當地人多稱其為「香花樹」或「香楸樹」。但「香花樹」嚴格來說其實並不能算是一種明確的樹種,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文章中,常見的是「香花植物」或「香花類」的說法。這個說法多用來描述這類植物所開的花卉具有香氣,也因此樹木的種類泛範圍涵蓋的相當廣泛,從灌木到喬木都有可能是香花植物,花卉的形狀、顏色當然也就各不相同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茉莉、梔子花、玉蘭花、梅花等,都是香花植物的一種,所以將香花樹當作樹種並不是相當適合的作法。
那麼,另一種被稱作「香楸樹」的說法又如何呢?有趣的是,相關資料中也找不到名為「香楸樹」的樹種。名稱相近的只有「楸樹」和「花楸」,而這當中花楸(Sorbus)更是植物界中,薔薇亞綱蘋果亞科底下的其中一屬,和木瓜屬、蘋果屬等等同科,雖說該屬底下的巒大花楸是臺灣特有種,但生長環境是1800-3200公尺左右的高海拔地區,較難想像會生長在澎湖島上。另一方面,楸樹(Catalpa bungei)是生長於中國長江流域的原生種,樹高約8-12公尺,適生於年均溫10-15度,平均降雨量700-1200毫米的地區,是喜歡溫暖,不耐寒的喬木。葉柄長2-8公分,葉子呈闊楔形或心形。其實從這些外觀上的描述跟現在七美人塚旁樹木的照片比對,便會不論在樹高、葉片形狀等都相差甚多。更重要的是,楸樹的花是淡紅色並帶有黃色條紋或暗紫色斑點的,和故事中描述的白色花朵可說是完全不同。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傳說故事是錯誤的嗎?在幾經搜尋都找不到與傳言相符的樹種後,筆者將目光轉回傳說本身,既然是自過去流傳至今的故事,那有著原版的可能性便不低,或許從最原始的故事能找到其他線索也不一定。
從傳說的源頭開始
關於七美人塚的紀錄,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緒18年(1892年)由林豪所寫的《澎湖廳志》中的物產篇,原文如下:
「八罩而南為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
在原文中,七美人塚旁的植物雖然已有「魂魄所化」、「攀折會生病」等形容,最初的形象卻是盛開時顏色絢爛的花,而可惜的是,儘管這段文字被寫在物產篇中的「草木」一節底下,卻沒有詳細說明該花的正式名稱為何。一直到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年)出版的《澎湖事情》中,介紹七美人墓的條目底下才首次明確提及這些植物的名字:
「(七美人墓)位於望安庄大禹。過去海寇侵犯之際,七名婦人為守住貞操投井而死。傳說在那之後從他們投井的地方長出七株樹木。雖說過去曾經是井,但現在已剩下水灘,而樹木則以一葉萩現存。」
根據這份線索,筆者進一步在1994年出版的《耆老口述歷史(四)- 澎湖縣鄉土史料》中,找到當地耆老有相同的說法:
「…這七株樹終年長青,開白花,味道甚香,島民稱之為「香花樹」,日本人說他是一葉萩,學名葉底珠。」
至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一葉萩的說法是存在來源,並且流傳到現在的。那麼,一葉萩在植物學上的表現,是否能找到和傳說相似的地方呢?
一葉萩是什麼?
一葉萩(Flueggea suffruticosa)為大戟科白飯樹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800公尺至2,500公尺的地區,多分佈在俄羅斯、蒙古、韓國、日本、中國及臺灣等,一般生長在山坡灌叢中、山溝或路邊,中文又名市蔥或葉底珠。根據臺灣植物誌的記載,一葉萩的樹高約1-3公尺,葉片呈橢圓或倒卵形。在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的電子資料庫中,則描述一葉萩的花為「greenish-white」。從這些外觀特徵上的描述,都與現存的照片、口述傳說等有不少相符的地方。從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中,更可以看到澎湖七美鄉的南端,有採集到一葉萩標本的紀錄。關於七美人塚旁的樹就是一葉萩的說法提供相當有力的資料。
至於傳說中任意攀折枝枒會生病這點,雖然一葉萩的葉、莖、根的確都帶有名為一葉萩鹼(Securinine),並且當攝入時都會造成抽搐、心悸、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但都需透過口服或注射過量才有可能發生。不僅如此,一葉萩鹼因為其興奮脊髓、增強反射活動與肌力的作用,更常被用來作為治療神經相關疾病的藥物,在小兒麻痺、面神經癱瘓等都有一定的療效,與傳說中會令人腹痛生病的描述可說是大不相同。
從七美人塚窺見的傳說演變
經歷過這些調查後,我們或許可以說七美人塚旁的奇樹,有很高的可能性就是一葉萩沒錯,雖然使人生病,或是只開花不結果這些形容還有待商榷,不過從傳說描述的外觀:白花、長青都與一葉萩的植物特徵相似,在物種分佈或生長環境上,七美鄉也都是適合一葉萩生長的環境。而在這樣考據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傳說隨著時代的演變。
《澎湖廳志》裡記載的關於七美人塚最初的版本,是魂魄化成的花,那七名女子則是在前朝的某個時刻遭海寇襲擊並投井而死。這個故事到了日治時期為女子們加上守住貞操的動機,並多出了植物的名字是一葉萩的紀錄。隨著時間流逝、政權轉移以後,七美人塚的傳說有了明朝嘉靖時期這個具體時間,襲擊島上的人也從海寇變成了倭寇,守貞的形象也被更加強調、廣傳,甚至成為變更鄉名的理由。這樣的傳說演變,也許或多或少反應了每個時期的社會價值或執政者的政治意圖。指出這個演變過程,並非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而是藉此理解不同時代的社會樣貌,畢竟,傳說是要被人們認可、熟知後才有可能散播的。而得以透過這些文獻記述一虧過去的風貌,也是筆者覺得考據之所以有趣,和想分享的理由吧。
參考資料
- 《澎湖廳志》,1892,林豪
- 《澎湖事情》,1994,澎湖廳
-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2012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2017
- 臺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2017
The post 澎湖七美人傳說:美人投井後,長出的到底是什麼樹?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